中国经济
登录×
电子邮件/用户名
密码
记住我
请输入邮箱和密码进行绑定操作:
请输入手机号码,通过短信验证(目前仅支持中国大陆地区的手机号):
请您阅读我们的用户注册协议隐私权保护政策,点击下方按钮即视为您接受。

中国供给侧改革遭遇阻力

黄筱婷、王颖:中国领导人曾决定让市场发挥决定作用,但面对社会和经济代价,许多改革政策已偏离这一原则。
2016年10月8日

密集限购潮来临,中国楼市疯狂十字路口

徐瑾:当疯狂已开始,度量疯狂将更为疯狂。中国中产如果赶不上资产跃升的快车,不如抱一份前排看戏的从容。
2016年10月10日

经济“沉疴”再度吹起楼市泡沫

实业不好做,持有资产的成本又近乎为零,即使收益不高但至少安全。在经济放缓和利率低企之际,资金涌向楼市是一项理性行为。
2016年10月4日

房地产国家牛市的八大风险

沈建光:从长远来看,改革没有捷径可走,通过居民加杠杆帮助企业降杠杆的尝试是有风险的,切实推动结构性改革,比如国企改革,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。
2016年12月15日

文革:极权制下的群众运动

许成钢:文革会不会重演?类似悲剧会不会重演?私有产权、对私有产权保护等等,都朝着给我们信心的方向发展。
2016年9月30日

焦煤价格飙升背后的中国因素

近期焦煤价格大幅飙升的背后主因是中国的限产政策,突显出北京政策制定者搅动全球大宗商品市场的能力。
2016年9月30日

调查:中国债券开始吸引境外投资者

德银调查显示,外国基金经理打算在未来一年将其对人民币债券的投资增加一倍,表明投资者对中国债市胃口变大。
2016年9月30日

财新PMI显示9月份中国制造业略有增长

财新9月份制造业读数为50.1,略微超过50的荣枯线,符合经济学家预期,显示中国制造业重新回到略微增长行情。
2016年9月30日

产业政策大讨论:产业政策的边界究竟在哪里?

郑志刚:如果通过这次争论,能使越来越多的公众意识到,产业政策的边界与科学审批程序及评价,其意义将如同争论本身一样重要。
2016年9月29日

破产与合并冲击下的中国钢铁业

中国政府正在实施旨在增效减债的钢铁业发展计划,大型钢企的合并及地方钢企的破产重组正冲击着整个钢铁行业。
2016年9月29日

产业政策大讨论:林毅夫这次为什么更受欢迎?

周浩:当我们把林毅夫与张维迎之争放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,很多人都只能自怨自艾地承认,“中国模式”仍然被证明有其存在的价值。
2016年9月28日

孤立主义会席卷新兴市场吗?

沈宇青、罗德里格斯:在西方许多国家盛行分裂和孤立主义之时,中国可能成为合作和多边主义的主要倡导者。
2016年9月28日

产业政策大讨论:情感与主义

徐瑾:张维迎林毅夫之争,既是杨小凯追思会争论的延续,更是后发与后发劣势之争回响。举国关注暴露民众集体焦虑,可谓后发国家转型痉挛。
2016年9月27日

南京出台住房限购政策

来自中国70个主要城市的官方价格数据显示,今年8月房价再次上涨,房地产投资同样增长,即便增幅不大。
2016年9月27日

中国房地产泡沫会引发债务危机吗?

黄凡:泡沫最终破灭的具体形式要么是日式长痛(长期低迷的慢跌)或是美式短痛(一步到位的急跌)。哪一根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?
2016年9月26日

中国楼市是否值得担忧?

拉塞尔斯:中国楼市在某些方面确实引人发愁,比如高空置率和高房价。但若将这些指标放入更大的背景中,人们的忧虑将有所缓解。
2016年12月15日

谁动了香港的俱乐部氛围?

香港仍有很多老派的俱乐部式机构,由28人组成的上市委员会就是其中一个。问题是此类机构已不能适应中国崛起。
2016年9月23日

产业政策大讨论:应避免“关公战秦琼”式辩论

北溟:学术辩论、政策辩论诚然可以促进认知,但前提是有正确的方法论和规则,这就是概念清楚,论题明确。
2016年9月23日

下一个会是谁?

金奇:今年以来中国公司债券违约主要发生在国有部门。哪些公司将被债务缠身的地方政府放弃?哪些公司有望得救?
2016年9月23日

经济初见好转,股市回升可期

胡月晓:中国经济短期警报解除,长期忧虑不仅未能消减,反而有所增加:楼市泡沫再度膨胀、增长刺激重回地产。
2016年9月22日

产业政策大讨论:企业家、法治与产业政策

王勇:讨论产业政策,必然提及市场缺陷。口号可能令人觉得解气, 但无助于对产业政策成败原因的理解。
2016年9月22日

中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卷土重来

经历了2015年的下降后,中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举债今年回升,原因是政策制定者试图利用国企对基础设施的准财政支出,缓冲私企制造业投资的放缓。
2017年3月17日

中国楼市已经进入下半场

池光胜:下半场刺激只会加大危机可能性。在后“黄金时代”,楼市将逐渐走向集群化,去库存仍是长期而艰巨的任务。
2016年9月21日

从“蜀道难”到西部门户

在古代,迁往成都意味着将自己置于闭塞之地,而现代成都希望将自身打造为中国西部第一大交通和物流中心。
2016年9月21日
|‹上一页‹‹152153154155156157158159160161››下一页›|